你的位置: 句子 > 作文 > 导航 > 最新爱是教育读后感(集合13篇)

爱是教育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7-31

最新爱是教育读后感(集合13篇)。

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当我们开始阅读作品时,也是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读后感的中我们可以适当结合具体内容发表自身看法和意见,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栏目小编推荐一篇有关“爱是教育读后感”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我们希望您能将我们的网站收藏起来以便及时获取我们的最新动态!

爱是教育读后感(篇1)

五 (5)班孙雪怡

爱,这是多么诗意的一个词,这是多么温暖的一个词!而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更是让我感受到了爱的境界。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著名的阿米斯人。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四年级的男孩,阿姆利柯。书通过日记的形式,写出了不一样的爱,有友爱,父爱,师生之间的爱……《爱的教育》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洋溢着爱的温馨。

其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扫烟囱的小男孩》。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学校对面哭。几个女孩跑过去问他怎么了。他说今天扫烟囱赚了30小钱。但口袋破了,钱都没了。主人会骂他的。

姑娘们听到这话,纷纷把钱给了小男孩。最小的女孩没有钱,所以她把鲜花给了他。小男孩高心极了,回家去了。

其实,这样的事例也在我们的身边发生过。比如:汶川发生**后,源源不断的爱心来到汶川,同学们则把零花钱捐给灾区,希望他们能早日创建更好的家园。

读了《爱的教育》,我知道爱是无私的,我为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自豪……

那是清明节的一天,我们一家人上街买菜时,看见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在乞讨,我摸了摸口袋,发现有五元钱,便毫不犹豫地把钱递给了他。因为我知道,在别人眼里,这笔钱微不足道,但在他眼里,却能让他吃饱。

在这个世界上,因为爱,父母可以无私地为孩子付出;因为爱,人们会帮助那些不认识彼此的人。

爱是教育读后感(篇2)

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我一直想拜读这本让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动的书《爱的教育》,这个寒假终于如愿以偿了、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是啊,《爱的教育》让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我们要刻苦学习,掌握本领,长大才能回报祖国。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名族为荣的尊严与情怀。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爱是教育读后感(篇3)

教育需要家庭,需要集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被家长唠叨过“别人家的孩子”我们自己的内心很是抵触,可是我们更不应该把这个情绪再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自己两个孩子的相互比较,和别人家孩子的比较;自己班学生和优生的比较;成绩的比较等等。

孩子们需要父母的陪伴和班集的照顾。就拿我们班一个孩子来说,上学期一直是全托在托管,没少叫老师费心,脾气倔强,老师一丝都动不得,上课他乐意听就听,不乐意听老师要说很多话哄着他,和家长沟通过,家长表示尽可能的回来工作并带孩子,这学期真的回来自己带孩子了,孩子不在托管住真的很大区别,开学第一天就咧着嘴跟我说“老师我不住托管了,爸爸妈妈回来了”,我能感受孩子内心的喜悦,对于孩子来说,陪伴就是爱的开始。

陶行知先生说,孩子有希望被认可的天性。顺应孩子的天性,给予孩子希望,用“归零心”去卡带孩子,每一个暂时“沉睡”的孩子都会“觉醒”。我很幸运在这种“困境”的时候遇到这本书,它给了我很多启迪,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态度,怎样将对后进生隐蔽的爱表达出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中成长。

爱是教育读后感(篇4)

爱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感受,它能让寒冷中的人们变得温暖,它能让失明的孩子感受光明快乐,它能让孤独的老人绽放最甜美的笑容。爱是亲情,是友情,是温情。《爱的教育》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记录了家庭学校人与人之间爱的表达流淌。通过小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给人们更多的启发和深刻的教育。

故事里的孩子们性格独特。有不知羞耻的费迪尼,胆小的泼来可西,成绩优异的代洛西,品德高尚的卡隆总是被虚荣心包围的瓦迪尼,最让我感动的舍己为人的洛贝谛,她为了救一个二年级的学生被轧碎了脚,这些人中我十分讨厌费迪尼,他的母亲拼死让他上学,他却在一旁不知羞耻的 笑 ,真让我气恼。生活中也常常会有这样的人,她们在别人发言时玩,在别人出错时笑,还不时的指责别人,让身处窘境的人难堪。但生活更多的是象卡隆这样的孩子,他们乐于助人,并因为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

最让我动心的是安利柯父母那些信,他们让我感受到爱的无私,无价!还记得十岁十日那天爸爸这个从来话语不多的人,在那么多亲戚朋友前,带着温暖和爱给了我许多叮嘱和期许,他对我说:亲爱的女儿,人生的路会有很多人相伴,要懂得感恩,感恩帮助过你的人,鼓励过你的人,人生的路会很长,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困难挫折面前,要懂得坚强。从此以后,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都会在心里一遍遍的告诉自己:我行,我行,我一定行。生病时我告诉自己:没事很快就能好。考砸了,我总结失败的教训,继续前行。我相信在爸爸妈妈,老师和同学们爱的包围中,我会更多的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关心和帮助别人!

爱是教育读后感(篇5)

因为听说《爱的教育》这本书不错,便在网上**下来读了一下,觉得很不错。

一开始,读着也没有什么,而且还有些枯燥无味,这使我产生了不想读的念头,可是因为是好不容易找来的,而且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便硬着头皮读了下去。读着读着,我便产生了一些变化。我好像在看一个小男孩的日记。慢慢地,我走进他的心里,和他成为了朋友。虽然我不能见到他,但我能感觉到他的心。

又像是和他结伴去寻找一个宝藏,宝藏的名字就叫“爱是什么”,最后发现,我们要找的宝藏还不止一个。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宝藏。什么是爱?爱体现在方方面面。不管是谁,心里都有答案。

这个回答,或许平凡、或许精彩,但无论这个回答是什么样的,我觉得都是正确的。爱是什么?在小男孩眼里,爱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正如小男孩的老师所说:

“在这个世上,我已经没有亲人了,所以我要把我所有的学生都看成我的亲人。”。在我眼里,爱是父母因辛勤工作而滴下的汗水;是因辛勤工作而长出的白发。

爱是老师因为努力而加深的皱纹,师因为熬夜工作而形成的黑眼圈。爱是伟大的又是平凡的。没有人能给爱一个准确的定义,而真正的答案却锁在你的心里,等待着你去打开和理解。

爱是多么的深奥,又是多么的简单啊!爱只是生活的一点点;爱是父母和老师对你默默的奉献。也许你现在不明白,但我相信你会的。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是因为她没有问题,而是因为她有无数的答案!

爱是教育读后感(篇6)

爱,好比一个环,把一颗颗心连接在一起。最近,我看了一本名著《爱的教育》,感觉这是一本令我终身受益的书。我是用心在读,在享受这本书中的精华。这本书原名叫“心”,它包涵着浓厚的情感,后来又译为《爱的教育》。

读这本书,我知道了许多有着教育爱和爱中的教育的故事。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书中,每一个小故事都讲述了一种不同的爱,特别是每月故事更是让人感动,让我觉得世间处处有真情。其中《寻母记》更使我感动,一个才十一岁的孩子就孤身一人从热那亚出发云美洲,这需要多少爱来支持他啊!然而到了那里,母亲却又随着房主到了其他地方。书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件感人肺腑的事情:二年级学生洛佩谛为了救一个站在当街的一年级学生,而赶在车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却被车子轧断了一条腿,同学、老师、校长都纷纷称赞他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还有一件事:一个小男孩因为受另人羞辱而气愤地将墨水瓶丢向欺侮他的同学,不想却丢在了刚走进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并没有盲目地责怪他,而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并“请”造事者起立,承认错误,从而培养学生有坦白过失、承担责任的勇气。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沉浸在爱的海洋中,从中我领悟了:再坏,再可怕的人也会被爱融化,遇到可怜的人应伸出救援之手,爱能挽救一切,爱是黑暗中的一束阳光,只要你愿意付出,得到的就是惊人的收获。

爱是教育读后感(篇7)

通过与孩子家长的交流,我也会设身处地的去反思自己,在小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去重新经历一次,然后找到问题的原因再去处理。

班里曾经有一个男生,开学后连续一天不交作业,别的授课老师都拿他没办法,我没有直接去责难他,而是主动去在课间跟他聊天,发现他其实作业本在开学就遗失了,因为怕我说他,就谎称作业没写。还有,班里一个男生几乎天天在课堂上说话,多次聊天也没起到多大效果,这才一年级,如果我从这个学生就没处理好,那以后班级问题一定会更多。于是,我耐下心来,努力去观察他。

才发现,这个男生只要是数学课就不那么爱说话,我因此去了解到他的数学成绩不错,理解的能力比同龄的小孩要快,于是我在一次周会课上,出人意料的安排了他为班级数学课代表,并且特意表扬了他。很快的,这个小孩慢慢的就有了自己的意识,从数学课不说话,到制止别的同学说话,在这开学来的新学期里,变得越来越懂事和礼貌。

所以初拿到这本书,翻了几页,我明白终于明白像阿伦老师说的那样:了解学生比教育更重要。知道他们怎么了,为什么,老师才能因需施教,因材施教。

在学生启蒙最初的小学阶段,我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去承载他们的成长,每一个学生我都给他们做了成长的记录袋,收集了每一个年度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就是希望让他们也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成长。

作为一名兼职家长,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都是信息的传递。看到他们快乐、健康、充实地成长,比培养出世界一流人才更让我欣慰。

爱是教育读后感(篇8)

《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这本书通过一个小学生日记的形式,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尤其突出了他们对事物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不同的处置方法。

这本书我在小学已读过,当时似懂非懂。现在,我重读了这本书,对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的灵魂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从书中,我感受到了这本书给我们展示的主题——爱的强烈存在。这本书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世界进行了朴素而细致的描写,让我深深地感到人类是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啊!然而,这种关心,理解与帮助靠的都是什么?那就是——爱!

我们每个人都在爱的氛围中。家里有父母照顾我们的吃穿起居;学校有老师关心我们的学习进步;还有许多人在关注我们的成长。我们当然会感到开心、幸福。

生活其实就是一个爱的旅程。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汶川大地震。在这样一个自然大灾难面前,我们的国家、政府,我们的人民,他们全力以赴,众志成城;他们倾囊而出,毫无私情。他们用爱父母、爱子女的亲情,温暖了灾区那一颗颗受惊吓的心……是他们,把爱心镌刻在人心的最细微处,此生难忘。

还有,北京奥运。除了一系列的组织工作人员外,最让我感动的是许许多多无名的志愿者。没有报酬,不计得失,可他们照样日夜兼程,笑脸相迎。把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打扮得熠熠生辉。是他们,把爱心铺写到岁月的长空,地老天荒。

圣人孔子曾说过:仁者爱人。可见一个人,如果想要有一颗仁者之心,就必须有一颗美好的爱心。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都捧出自己的爱心吧,那么,人间将会因此而变得温暖!

爱是教育读后感(篇9)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我的最爱-------《爱的教育》。

我读到,真的,老师上课没有听不清的时候。我记得,她总是一刻不停的讲,我们连看别处的机会都没有。老师从来不忘记教过的学生,无论多久以前的都记得。

每个月,他都会去校长那里看他们的成绩,有时还会面对面地了解他们的进步。进入中学的学生经常来看他。今天,班上完老师时代的艺术展,顺便来我家。

当我在老师的木板上时,每个星期二,他带我们去博物馆,并告诉我们各种各样的事情。老师现在身体不好,但谈起学校时,他仍然兴高采烈。两年前我大病时,老师曾来看我,今天她又看了看我那时睡的床,那床现在已经有我姐睡了。

老师过了一会儿就告辞了,因为她还得去看望一个的生病的学生,又要批改学生作业,晚饭前还有人要请她教算术呢!

当我读到这篇文章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忍不住想了一件事。

昨天,我一做完作业,就下楼去找胡焰崎玩。我来到他家惊讶的说:“你的作业怎么还没写完。

”我一看,他还有一题不会,我帮了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教会他(因为他太难教了)。接着我又把他的作业检查了一遍。虽然没去玩,但是我仍然很快乐。

助人为乐,乐在其中。

爱是教育读后感(篇10)

教师《教育如此存在》读后感:是爱,让教育无处不在

教师节收到了学校发的两份礼物,一是饼干,二是一本记录北京四中老师的教育故事的书,名叫《教育如此存在》。这本书是对北京四中老师们几十年来的教育故事集锦,整本书分为《我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人”的教育》、《最远的一课》、《自己的地方》、《走向更高更远》五个**,共374个教育故事。这些发生在普通的教师和学生身上的平凡故事,代表的是我们国家这几十年教育的一个缩影,有的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前,让我有一种亲切感,好像在文字中看到了自己的学生时光,有的故事很新,就好似发生在我们周围。

教育是爱

读了这些故事后,作为一名老师,我也很感慨。我想起前几天当了一个月老师的一个妹妹来跟我道别。虽然演出时间很短,但我还是受不了孩子们。是的,教师这个工作与其它工作的区别就是我们不光是上几节课和做学校里的各种事务,而是我们对学生投入了感情,这份沉甸甸的情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同样地,我们的学生在学校也获得了更多的成长。

这些宝贵的经历是幸福的财富,温馨的。在《教育如此存在》一书中有许多感人的小故事,如《面对死亡》一文中,该老师与学生真心地交流,关心学生的成长,当学生遇到亲人生病到去世这样一个重大事件而萎靡不振时,老师能想办法找机会与学生沟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学生,与学生家长谈心……最后,学生终于战胜了那份伤痛,顺利考上大学。这一切的关心都源于教师对学生那份爱。

《水瓶的故事》中,对缺少自信的学生,老师用一个水瓶来挡路,让学生蒙眼前行……通过学生亲身的经历,让学生释放心中的负担,变得更加自信与阳光。这些看似细小的事情,它不是丰功伟绩让后人赞颂,但它就是作为教师对学生那份爱的涌动,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

教育无处不在

教师从事的是伟大的教育事业,但什么是教育?今年暑假,我们在区信息技术培训中对当今社会的教育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了解到,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冲击着传统教育模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运用,微课这一全新的教育形式的推广都让我们看到学校教育的未来,它可能是一种终结。我们不愿意放弃。学校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学校不能维持下去,那么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友谊就不存在了。这将是多么遗憾和悲剧啊。

那时,还有这样动人的教育故事产生么?学校是教育的沃土,它不单单是学***的地方,在这里,在一节节课中,在一次次活动中,在平凡的相处中,孩子们将得到的品格的塑造,心灵的洗礼,意志的锻炼,人格的完善……这些,是冰冷的电子机器和网上的微课所不能比肩的。在《教育如此存在》中一个个小故事,我们看到,教育无所不在,它不是只在班会课上,在思想品德课上,在政法课上……

在《在知识的沃土上塑造人格》中,老师在化学课将当前“北京市民买感冒药需登记身份”事件与化学课知识相结合,通过化学分析,巧妙地将人格的塑造。《我们去散步吧》一文中,班主任老师利用每天的休息时间,与学生聊天,了解每一个学生,这看似不经意的聊天,让学生也看到了老师的用心,老师的在意,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也为老师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在的中国教育,大家过分关注教学,弱化了教育的功能,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卯足了劲让孩子学***,但是高分低能现象、钱学森之问的拷问、高智商犯罪等现狠狠地提警着人们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只有教师和学生体验到无声的人格教育,才能称之为教育,教育教的结合才能称之为教育。教育是这样存在的:教育中有大爱,教育中有小爱。教育无处不在。

爱是教育读后感(篇11)

最近,我读了《爱的原动力》一文,书中阐明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爱在教育中的作用。事实上,在我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爱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这是我经常用的教育方法,用情感打动人,用理性说服人。接下来,我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采用爱的教育方法。

一.一句话,能给孩子们深深的爱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你可以给他们一句鼓励的话,给他们很大的信心,给他们一句生病时的问候,这样可以使他们在面对痛苦时更有信心。学***差时,能美言几句,对他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班的王小云同学,经常性的不交作业,因为他的速度太慢,几乎什么学***都无法完成,当我看到这种情况后,先是责骂,对他一点一效果也没有,后来,我试着对他说好话,“其实你很棒的,如果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那你就更棒了”这样的话一出来,我发现他脸上惊喜的表情,我知道我的话起作用了,他也试着尽快的交作业,我几乎每天都给他一美言,现在,他以最大的能力完成学***。令我惊讶的是,他的背书每天都在我手上。

我知道他的进步离不开我每天鼓励的话语。

二.一个笑脸,能给孩子们深深的爱

我们班的孩子说我很温柔,很喜欢我。我想这和我每天给他们的微笑是分不开的。有的孩子着实很调皮,有时做错了事,让我发现了,很害怕,生怕我去批评他们,相反,有时候,我一笑了之,别看他们是小孩子,他们可知道我对他们的原谅,也知道我对他们的尊重,大多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一次,我们班的同学熊华用粉笔在黑板上乱涂乱画。当我发现的时候,我没有批评他。我只是笑了。他知道。他很尴尬。

后来,他不仅没有在黑板上乱涂乱画,还告诉我哪些学生不听话。

三.一个动作,能给孩子深深的爱

我们班所有的孩子都希望我表扬他,尤其是当我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时,因为他们知道老师最喜欢摸摸他们的小脑袋。有的同学,老是不愿意读书,有时候还发呆,在种情况下,我知道强行要他们读,效果可能会更差,我选择了用亲昵动作感化他们,有会摸摸他们的小脑袋边说:“我知道你好棒的,也知道你会坚持,”这样的话,会对孩子们很大的激励的作用,他们知道老师很在意他,所以他愿意用功。

四.一个眼神,能给孩子深深的爱

有些同学很调皮,但不是对他每次所犯下的错误用指责的方式就能解决的。有时候一个眼神,特别是严厉的眼神,比布道要好。比如,上课前,很多孩子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大声喧哗。这时,我一般会用严厉的眼神扫每一个孩子的脸,看他们是不是不好意思。这样,吵闹、吵闹,自然会停下来。

有的孩子,会很想爸爸妈妈,会感到很茫然,当我发现他们的心思后,我会最亲切的,最温柔的目光,让他们感受到爱。

有首歌叫《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坛坛众生,都需要爱,只有爱,才会让世间变得更美好,人们才会还到人世间的温暖。何况我们的学生呢,他们更需要爱,他们需要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给的爱。我相信,只有我们对孩子们真心的付出。

他们一定会茁长成长。

爱是教育读后感(篇12)

秋日的午后,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馨香,阳光洒在书店的玻璃橱窗上,折射出闪烁的光芒,封面上可爱的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和《窗边的小豆豆》邂逅了。

没有华丽的文字,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刻意掩饰,作者在小学时用朴素的文风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学校——巴学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老师——小林宗作校长,还有一个曾让普通学校的老师无比头疼的孩子——小豆豆。

倾听心声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这位小林校长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这期间校长只是微微笑着问几句:“后来呢?”或者说:

“原来是这样的啊!”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回归自然

小林宗作校长曾说:“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吧?”所以,在巴学园,孩子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出去散步,一道旅行,一块扮妖怪试胆量;可以进行夏令营和野餐;可以饭前唱唱歌,睡前讲故事;可以请种庄稼的老农当“旱田教师”,教孩子们认识植物.种植花草……

真诚的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就会学会感恩。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中,他就学会了爱。小林宗子对孩子们的爱是真诚的。这种爱不是溺爱,不是热切的爱,也不是虚假的爱。

这种爱体现在“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奇特的午餐表达方式上,流露在关爱鼓励身体残疾的孩子身边。正是因为有这样具有爱心的老师,才能培养具有爱心的孩子,才能让教育开出绚丽的花朵,碰撞出闪耀的火花。

巴学园的这种与众不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让这些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度过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也许我不能成为像小林校长那样杰出的教育家,但在我的教育之路上,我也会继承小林校长那种对孩子无私、真诚的爱,用爱的春雨浇灌每一棵小树苗,让我的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爱是教育读后感(篇13)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李镇西以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等著名教育家为教师,高举民主、科学、人格的教育旗帜,探索新时期的素质教育。他的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又面向未来。这本书对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书。

人们常问:“做一名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我们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

“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镇西就是带着“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信念而来的。他教导学生不仅要热爱学习,还要热爱身边的人、老师、同学和有需要的人。

在他的带领下,班集成为一个温馨的家庭,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他当班主任的十几年,他和学生的生日成为他们师生共同的节日。通过给学生写生日祝福,他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爱的教育。

更重要的是,他把社会责任教育默默地投入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

今天很多教师,他们只关注学生表面的学***,只关注成绩好的“优秀生”。而事实上,那些“尖子生”、“后进生”真是那样优劣分明吗?教师需要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听听他们不同的声音,体会一下那些“后进生”想进步但望而却步的矛盾心理。

只关注“优秀生”的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有缺陷的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宗旨根本不符。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我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当我读到***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但这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血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给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

”他把学生比作“容器”,要向这个容器里面注入高尚的道德思想,美好的情操教育。让他们的学生快乐地度过一生——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伟大的爱!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讲的万同的故事。万同是书中的一个典型的后进生的形象,在***对他所写的近五十页的教育手记中,我深深地感到转化一名后进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与耐心。教育不是神话,它对人的影响是微妙的、渐进的,它往往会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原点。

在我看来,我们大多数老师都很关心。然而,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耐心和毅力是稀缺的。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不断反思自己:假如万同是我的学生,我能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

羞愧无比!我想我做不到,我会伤心、愤恨、绝望、无奈,会搬出孔夫子的“朽木不可雕也”来宽慰自己,理直气壮地把万同清除出我的心灵之外,因为教育不是万能的……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我们看到了转变后进生的难度。

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次变化,无论是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万同的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坚持爱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有一个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回报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和向上,多么好的教育!

”是的,“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

《爱心与教育》让我受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怎样跟学生怎样相处,怎样教育学生,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三心二意”。三心-爱,信心,耐心;两心-善意和真诚。读完这本书,我会认真反思,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永远不会忘记中国共产党的警句,认真做好教育工作。

【最新爱是教育读后感(集合13篇)】相关推荐
《爱的教育》读后感

《如何写好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10篇

本文的核心思想是关于与“《爱的教育》读后感”相关的讨论,在阅读完一篇佳作之后我们难免会产生感悟。 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应该逐一记录在读后感笔记里,希望这些技术能够让你在工作中更快的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