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句子 > 作文 > 导航 > 黄埔军校观后感

黄埔军校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8-16

黄埔军校观后感。

黄埔军校观后感 篇1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范文

黄埔军校创建于1924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军政学校。这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目前,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阁等十几座建筑,等。

要游览和了解一个历史遗址,首先要了解它产生的历史背景。黄埔军校的建立存在国内外因素。当时是国共合作的第一个时期。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认识到,依靠一个军阀集团来打败另一个军阀,效果甚微,甚至没有效果。一系列的失败使他意识到:

在革命斗争中,组建一支忠于革命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于外,苏俄革命的成功也使孙中山的到极大的启示,他决心效仿苏俄红军建军经验创办军校。此外,苏联、共产国际的帮助和国共两党的努力,也是建立军事学院的动力和支柱。

走进军校大门,可以看到欧式大门上的“军官学校”牌匾。大门两侧有一个士兵岗亭,增添了几分庄重和庄重。军校门口彩楼两旁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到别处去。如果你害怕死亡,不要进入大门。横幅是“革命者来了”

那是军校师生不为名利,家国至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孙中山逝世后,按照总理的意志,改为“革命不成功,同志还要努力”。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局势的关切和主要使命。

在军校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从今天起,我们要许个愿。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升官发财的心理。我们只知道怎样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从中也可看出其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及自身所肩负的重大使命深刻认识。

校本部的建筑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它是一个两层砖木结构,有三条主通道,四排整齐的房屋通过走廊相连。棕色的墙壁给人一种朴素而优雅的美。在大门西侧,有一座砖混结构的两层楼房。原来是教职员工宿舍。1917年,孙中山在这里休息。孙中山逝世后,重建为总理纪念室。东征烈士墓园坐落在军校西南的平冈,是1925年广东革命**为纪念因讨伐陈炯明等叛军而阵亡将士修建的,安葬有国共两党516位烈士遗体。

北伐纪念碑矗立在长洲岛平港。这是一座高10米的花岗岩纪念碑。它是为纪念在北伐中牺牲的士兵而建的。

黄埔军校观后感 篇2

从小我就对军人有莫名的景仰,对于黄埔军校也早有耳闻,这天最后有机会好好的参观黄埔军校了。几经辗转,最后踏上了黄埔军校旧址这片神圣的土地。

黄埔军校的正门并没有咱们想象中的宏伟,校名“陆军军官学校”只是写在一块木板上,门的周围只是简单的刷白了而已,上方写着经典的革命宣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黄埔军校被门口的大树庇护着。这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最好的学校,却只有四五排房间,都没有一个小学大,还是重新翻新过的,由此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当时革命先烈们的艰苦生活。

由正门往里走在路的两旁有几间展览厅,里面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发展历史,以及一些杰出人物如徐向前,周恩来等的事迹,还有同一时期国际上有名的几所军校。

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推荐。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这个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此刻的中山大学就是对应武校黄埔的文校。有评论说:人类军事史上,很少有一个军校像黄埔军校那样,在如此短的时刻中,却那么大地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从东征北伐到十年内战,从抗日到解放战争,他们都是双方历史的主角。这群人就是黄埔军校师生。

看了展览厅里面的照片,实物展示和文字说,我了解到很多历史故事,虽然只是皮毛,但是已经让我感叹不已。二楼是一些恢复的房舍,办公室相当的简陋,只有简单的桌椅,文具,没有一件剩余的摆设。

学员的宿舍很拥挤,居然60个人挤在一间教室大小的房间里。解说牌上说,这个待遇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大部分学员是住在草棚里的。我没有想到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的生活待遇竟然如此艰苦。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黄埔军校依然培养出了很多的国家栋梁,十大元帅就有五个出自这所学校。

相比其他国际上的军事名校,黄埔军校真是没法和他们站在同一个台阶上,但这只是生活条件的差别而已,在培养人才方面,我想没有哪一个学校的成才率能够超过它了吧。

据说黄埔军校此刻已经迁往台湾了,但是那种全心全意为民众谋解放,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永远都扎根在这片热土上,就像孙中山的遗训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尽管咱们此刻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应当居安思危,不断发奋,不断拼搏,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贡献自我的力量。

黄埔军校观后感 篇3

说到黄埔军校,人们很容易想到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英雄人物。那些角色随时都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周恩来、聂荣臻、叶剑英、陈赓等共和国开国元勋都在这里留下了成长和奋斗的足迹。对于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黄埔军校正是那个时代精英走向历史舞台的前沿阵地。我渴往黄埔因为它的名声,我渴往黄埔因为它的精神!

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 —— 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宗旨是为国民革命军培养军官,军校学员成为国民政府统一中国北伐的主力军。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八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政学校,其影响深远,影响巨大,声誉卓著,令人意想不到。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为国爱民,不怕牺牲”的校风,培养出了一批如周恩来、蒋介石、廖仲恺、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陈毅、邓演达、张治中等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林则徐在虎门卖烟,是救亡图存的大事。

观看《黄埔军校》时,心情甚是激动,仿佛是身临其境,江面上凉风习习,波浪层层叠叠,壮观豪迈,正如我们此刻的心情,是激动是亢奋?是感时伤怀?是深深的怀念?

还是感激盈胸喷发?无以言表,只能像水波一样此起彼伏,时而平静,时而喧嚣。“是什么使这些先烈,不惜个人利益甚至生命投身于革命事业,为保卫祖国,解放人明奋斗终生?

”这是看了《黄埔军校》后紧紧攥住我的一个疑问。是强烈的使命感驱使?是热烈的爱国情怀的爆发?

还是时世造英雄?也许,只有深刻的经验和深刻的经验才能给我们答案。

“怒涛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

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本校精神,发扬本校精神。”读着这激昂的歌词,我突然感觉曲谱都有些多余。

黄埔军校成立后的几年里,黄埔学子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歌词的深刻内涵。歌词中的每一个字都像钉子一样深深地扎在黄埔战士的心中,成为激励他们前进的号角。将帅昂昂出此家,风云叱咤闹中华.挺枪东进平逆叛,跃马北征荡恶阀.血战八年倭寇丧,谐和两岸义魂嘉.将军已去丰碑在,不老青山不败花

毫无疑问,精神是重要的!因为有了黄埔精神的存在,才有了众多的热血学子怀抱一颗爱国之心投身这里;因为有了黄埔精神的存在,这个弹丸之地却能举世闻名;因为有了黄埔精神的存在,这里英雄辈出、将帅如云;因为有了黄埔精神的存在,英雄的鲜血终将唤起了中华的觉醒!

常听有人说:“我不追伟大,只要有份好工作,安安乐乐生活就行了。”爱因斯坦说:

“我时时总觉从人民中取的太多了,所以不敢浪费,还要努力去回报。也许这也是常人与伟人的最大差别。只有为了人民的利益,个人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升华自己;只有发展自己,升华自己,才能更好地造福人民,因为这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人生目标,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特别我们年轻人,怎能只求得过且过,让自私,平庸腐蚀自己的灵魂,光赤赤来到世上,又迷茫,遗憾,无所建树地赤裸裸回去呢?

结合当下,国家正处在转型时期,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国际国内形势变得异常严峻,这对于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来说是一个考验,对于国内学者来说是一个急需大师的时代,而对于我们80末、90初的年青一代则是需要学会正确转变和回归的时代。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中国的政治面临美国的敌意,国防面临美国的严重威胁,经济面临美国、日本和欧盟的激烈竞争,文化面临美国和西方的激烈冲击。这是广大中华儿女大鹏展翅奋进,为发展技能、为祖国作出贡献的好时机。

的确有许多人正在贡献着,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也有那么一部分人由于不禁财、色诱惑或是太讲人情或是太喜欢“假话”,已经正在危害国家,损害人民。

金钱美色自古人人爱之,但君子取之有道。可是今天,不少商人使诡计技俩,牺牲别人利益骗取来这些;不少有权势人物,玩弄手中职权用或软或硬手段,或明或暗的方式夺来这些。某某学校的新生盖了某商家棉被集体的皮肤病;某某病毒人侵时药价暴涨,已是众所周知;某某关税局局长走私使国家税收损失人民币值巨额被判;某某人贪污受贿巨款被判;这是屡见不鲜的报道。

我们胸怀大志,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表达,获得关注并且起到改变状况的作用,但我们也知道人小言微,所以我们善于“围观”、善于“造势”。于是,我们习惯了质疑、习惯了拷问、习惯了反对、也习惯了不配合。想来,参加学生干部培训提高班,观看《黄埔军校》影片,确实是一场及时雨,让我们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能够更多地思考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更努力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去,少一些浮躁,少一些挑剔,多一些自律,多一些责任。

让我们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再次体会黄埔军校校歌

“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

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

同学同道,乐遵教导,终始生死,毋忘今日本校。

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让这些革命先烈的精神永驻我们脑海吧,终有一天我们能自豪高叹:“看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黄埔军校观后感 篇4

黄埔军校后山顶有一座纪念碑,碑顶便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孙中山纪念碑”四字用以隶书,古朴且硬朗,碑上孙中山先生靠南面北,注视山下,右手前伸,俊才飞扬,仿佛能让人见到他当年挥军北上,平定中原的恢宏决心。登在山巅远眺,面对滚滚珠江,心中便觉豪气顿生,古有登泰山而小天下,此刻却觉得心中激荡之时,无处不是泰山。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而才从何来,便当努力向学。为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积极支持下在珠江畔的长洲岛内一举创办了闻名天下的黄埔军校,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的篇章。“亲爱精诚”四字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校训,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此举,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在郭队的带领下,走在校舍的走廊当中,感受当年在战乱时期年轻的未来将领们为国家的兴亡而发奋苦读的精神。不禁有种泪蒙双眼的冲动。整个校舍如同一套大型的四合院,尽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自中轴线向两侧铺开的便是样式一致的校舍。据资料记载,这套校舍当年曾是一座清陆军的小学堂的校舍,孙中山将之进行了修缮扩建,便成了孕育近代无数将领的一个摇篮,既加快了修建速度,又节约了人力与资金。历史的在这里留下了沧桑的痕迹,八十年前,中国的无数热血青年弃笔从戎,投入到了革命的大部队当中。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怀着相同的目的,尽自己之才为祖国的存亡献上自己的全部。扶着校舍的门框,便能似握着革命的种子一样,细细地品味着在心中翻腾的那股热血。

军校的大门大大出乎想象。朴素到了极致的漆白门柱,上书“陆军军官学校”,让人实在难以联想到近一个世纪之前这里竟是无数英烈的腾飞源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副对联,便是军校学员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所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革命的道路中,需要的不是那些华丽的装饰,而是一颗对革命坚信不疑的信心和兴复祖国的决心

黄埔军校观后感 篇5

从小我就对军人有莫名的景仰,对于黄埔军校也早有耳闻,今日最终有机会好好的参观黄埔军校了。几经辗转,最终踏上了黄埔军校旧址这片神圣的土地。

黄埔军校的正门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宏伟,校名“陆军军官学校”只是写在一块木板上,门的周围只是简单的刷白了而已,上头写着经典的革命宣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黄埔军校被门口的大树庇护着。这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最好的学校,却仅有四五排房间,都没有一个小学大,还是重新翻新过的,由此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当时革命先烈们的艰苦生活。

由正门往里走在路的两旁有几间展览厅,里面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发展历史,以及一些杰出人物如徐向前,周恩来等的事迹,还有同一时期国际上有名的几所军校。

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提议。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这个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此刻的中山大学就是对应武校黄埔的文校。有评论说:人类军事史上,很少有一个军校像黄埔军校那样,在如此短的时间中,却那么大地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从东征北伐到十年内战,从抗日到解放战争,他们都是双方历史的主角。这群人就是黄埔军校师生。

看了展览厅里面的照片,实物展示和文字介绍,我了解到很多历史故事,虽然只是皮毛,可是已经让我感叹不已。二楼是一些恢复的房舍,办公室相当的简陋,仅有简单的桌椅,文具,没有一件剩余的摆设。学员的宿舍很拥挤,居然60个人挤在一间教室大小的房间里。解说牌上说,这个待遇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大部分学员是住在草棚里的。我没有想到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的生活待遇竟然如此艰苦。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黄埔军校依然培养出了很多的国家栋梁,十大元帅就有五个出自这所学校。相比其他国际上的军事名校,黄埔军校真是没法和他们站在同一个台阶上,但这只是生活条件的差别而已,在培养人才方面,我想没有哪一个学校的成才率能够超过它了吧。

据说黄埔军校此刻已经迁往台湾了,可是那种全心全意为民众谋解放,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永远都扎根在这片热土上,就像孙中山的遗训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尽管我们此刻生活在和平年代,可是应当居安思危,不断努力,不断拼搏,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贡献自我的力量。

黄埔军校观后感 篇6

一直以来以为遥望不及的黄埔军校竟离我们这么近,个把小时的车程我们就来到了去黄埔军校的必经之地---鱼珠码头。

我们乘坐的客船发动了,江水传来一种微微的凉气,随手将被风吹到脸上的头发拨到后面,瞥见奔流不息的珠江水,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在我心中荡漾,这江水啊,不知流过了多少年月,见证过多少惊心动魄的事件,浑浊的江水一如既往的流淌着,猛地头脑一片空白,这年头,我们对崇高已经开始淡薄了,可能是因为英雄的年代离我们太远了的缘故吧。

走进黄埔军校旧址,映入眼帘的是几排灰色整齐的南方地方特色的楼群,再走近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

校门两侧的围墙上分别刷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大字,我们一一参观了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来此参观的人很多,但是绝没有大街上的吵闹,反而静静的,脚步也放得特别得慢,老人们看得仔仔细细,回忆着相关的往事;中年人,看得明明白白,议论着那时的“时事”;年青人、小孩,走马观花,按动着手中的相机。也许每个人都在沉思,一个人只有拥有远大的理想才不至于迷失自己人生的方向,才不会彷徨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大门之外。积极的生活态度﹑坚毅不拔的品质都对我们的人生,对我们的民族有着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些都可以在黄埔精神中得到启示。

平淡而又神圣的黄埔军校结束了,而带给自己的震撼和感悟却刚刚开始,

我在沉思,任何一个文字组成的任何一个语句,在不同的时代应该会有不同的诠释吧!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努力!过去的成绩和失败只是自己所走过的一段路的印证,想要自己的梦想延续下去,那就要继续走下去,即使到了自己走不动的那一天,想放弃的那一天,看看周遭,前进的人依然那么多,自己又为何不能坚持?

路,一直都在!理想还未实现,我们继续努力!

黄埔军校观后感 篇7

黄埔军校后山顶有一座纪念碑,碑顶便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孙中山纪念碑”四字用以隶书,古朴且硬朗,碑上孙中山先生靠南面北,注视山下,右手前伸,俊才飞扬,仿佛能让人见到他当年挥军北上,平定中原的恢宏决心。登在山巅远眺,应对滚滚珠江,心中便觉豪气顿生,古有登泰山而小天下,此刻却觉得心中激荡之时,无处不是泰山。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而才从何来,便当努力向学。为此,孙中山先生在.....与苏联的进取支持下在珠江畔的长洲岛内一举创办了闻名天下的黄埔军校,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的篇章。“亲爱精诚”四字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校训,孙中山先生期望经过此举,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在郭队的带领下,走在校舍的走廊当中,感受当年在战乱时期年轻的未来将领们为国家的兴亡而发奋苦读的精神。不禁有种泪蒙双眼的冲动。整个校舍如同一套大型的四合院,尽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自中轴线向两侧铺开的便是样式一致的校舍。据资料记载,这套校舍当年曾是一座清陆军的小学堂的校舍,孙中山将之进行了修缮扩建,便成了孕育近代无数将领的一个摇篮,既加快了修建速度,又节俭了人力与资金。历史的在那里留下了沧桑的痕迹,八十年前,中国的无数热血青年弃笔从戎,投入到了革命的大部队当中。他们来自不一样的地方,却怀着相同的目的,尽自我之才为祖国的存亡献上自我的全部。扶着校舍的门框,便能似握着革命的种子一样,细细地品味着在心中翻腾的那股热血。

军校的大门大大出乎想象。朴素到了极致的漆白门柱,上书“陆军军官学校”,让人实在难以联想到近一个世纪之前那里竟是无数英烈的腾飞源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副对联,便是军校学员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所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革命的道路中,需要的不是那些华丽的装饰,而是一颗对革命坚信不疑的信心和兴复祖国的决心。看着门内硬朗挺立的古树,在这一刻仿佛一切都不用说了。中华民族,正会如这颗古樟一样,傲然立于国际舞台之中。

岁月不居,时光飞逝,人非但物是,历史不能够被人所抛弃,而应当为人铭记。于校内辗转参观,心中的跌宕自不必说,待得出了大门,又觉得心中有些怅然。当国家被战争的车轮划过,才会让她的人民懂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化的当今社会,便更该铭记这一道理。时刻准备着,为了人民,为了党而不断充实自我,坚持忧患意识,提升本事,才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黄埔军校观后感 篇8

星期五晚上,爸爸说星期天带我们去参观黄埔军校,我好高兴,真想快点去。

好不容易挨过了一天。星期天早上,我很早就起床去叫姨爹他们一齐去吃早餐,吃完早餐后,我们就乘坐566次豪华大巴前往鱼珠码头乘949号军舰抵达黄埔军校。来自:作文大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波,最终到了鱼珠码头,但我们不明白怎样去码头乘军舰过江。想了一会儿,聪明的爸爸首先提议。叫我们去问别人,好!

这个主意好。我们一行人去附近的一家商店买了几瓶纯净水顺便问了一下路。那个老板很热情,爽快地给我们指了一下路。我们就按她指的路线去找……来源:作文网zw.最终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地方——黄埔军校!

此时,由于先前的奔波,我已有点“体力不支”了。

进入大门,首先是两行由孙中山先生写的字。右边是“革命尚未成功”,左边是“同志仍需努力”。经过这两句话,使我充分领略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谦逊,勉励。之后进去,就是黄埔历史馆。里面全是将军用过的东西。看着那些破旧的棉袄,毛线袜,全是打了补丁又补丁的,没有任何一件东西是完好无损的。还有那毛笔,砚台和写满了字的纸,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那时的人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是那么爱学习,确实使人受益匪浅。而我们此刻的学习环境比那时好多了。但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继续高举着民主革命的旗帜,进行了反袁,护法和北伐战争,但都因各路军阀的阻挠和破坏而失败,正当孙中山在失败中徘徊,搜索革命新道路之际,.....和苏联伸出援手,帮忙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和创办军官学校。1924年6月16日,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东郊黄埔长洲岛上正式成立。”看到这段文字,我深深感受到黄埔军校的创办是多么不易。在这些困难下,这所学校出了想陈毅,聂荣臻以及徐向前等杰出的将军,还出了像郭沫若那样杰出的学者。参观完黄埔军校,我深感我的疲劳是值得的!

黄埔军校观后感 篇9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浦区长洲岛上,它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忙下创办的一所新型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历史见证。它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孙中山先生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称赞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活动按照既定安排,首先参观了黄埔军校展览馆。了解到我党诸多重要领导都曾在此锻炼成长,如周恩来、聂荣臻、叶剑英等,不禁让我肃然起敬,因为正是他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不怕牺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了不朽勋功;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意志,钢的脊梁,构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一个个展馆展示的是黄埔军校的历史,一幅幅照片见证的是黄埔军校的故事,一件件文物保存的是黄埔军校的精华。

之后,我们参观了孙中山纪念碑,看着碑上总理的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还有“先生之道,天下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国……”—对总理一生的写照。我沉思良久,仿佛回到那个烽火交加的年代,看到了孙总理,为了革命的胜利,不辞劳苦,舍身忘我的情景。想想如今的完美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忘却那段心酸的历史和峥嵘岁月,又有什么借口来抱怨今日的抑郁与不公。参观结束后,大家都表示深受鼓舞,并在横幅上签字,励志学习黄埔精神。

本次参观学习,让我们理解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历史教育课,不仅仅开阔了眼见,爱国主义之情也油然剧增。我们庆幸没有生活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因为正是那些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诚然,身处幸福的时代,我们更要发奋图强,铭记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嘱咐,以饱满的活力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我的力量。

黄埔军校观后感 篇10

走进黄埔军校旧址,映入眼帘的是几排灰色整齐的南方地方特色的楼群,再走近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

校门两侧的围墙上分别刷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大字,我们一一参观了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来此参观的人很多,但是绝没有大街上的吵闹,反而静静的,脚步也放得特别得慢,老人们看得仔仔细细,回忆着相关的往事;中年人,看得明明白白,议论着那时的“时事”;年青人、小孩,走马观花,按动着手中的相机。也许每个人都在想,只有当一个人有了伟大的理想,他才能不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他才不会走出家门,实现自己的价值。积极的生活态度﹑坚毅不拔的品质都对我们的人生,对我们的民族有着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这些都可以在黄埔精神中得到启示。

沉闷而神圣的黄埔军校结束了,但它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受才刚刚开始。我在想,任何一个由文本组成的句子,在不同的时代都应该有不同的解释!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努力!过去的成绩和失败只是自己所走过的一段路的印证,想要自己的梦想延续下去,那就要继续走下去,即使到了自己走不动的那一天,想放弃的那一天,看看周遭,前进的人依然那么多,自己又为何不能坚持?

路,一直都在!理想还未实现,我们继续努力

黄埔军校观后感 篇11

枕着满腔对先烈的崇敬之情,踏上了参观黄埔军校的旅途。虽说碍于学习时间的影响,参观军校所逗留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我却能在短暂的参观中,领悟了不少,心中所收获的感动也不在少数。试想,一直忍受着颠簸的客车的煎熬,突然终于被告知抵达了久违的目的地---黄埔军校,心中的那一份按捺不住的激动,真的很难用简短的只言片语来描绘。我只想说,来到长久以来只能在教科书上倾泻自己钦羡和向往之情的爱国教育基地,心中除却满怀的激动,更多的是感到无比的幸福,感慨无数革命先驱为我们如今幸福生活所付出的一切。

当自己的脚尖触及黄埔军校的黄土之际,放眼四周,心房几乎在瞬间就被那种爱国气息所整体占据了。的确,古色古香的设计风格,富含昔日时代气息的座座楼房,随处可见为纪念革命先驱而做的资料展示,怎能不让人感触颇多,怎能不让人油然而生出满怀钦佩呢?

借着布置极为恰当的灯光,迈进了一个个的展览厅,呈现在眼前的尽是过去革命先驱的种.种非凡成就。想及自己本身,生活在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为我们换来的幸福国度中,享受着种.种前所未有的美好,我们不是应该努力提高自我,刻苦学习,好能让自己以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吗?所以,想到这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埋怨学习环境的好与坏,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利用学习的资源,好有什么理由去浪费难得的学习光阴?所以,打那时开始,我就暗自告诫自己,我一定要以革命先驱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另外,除却馆内的种.种爱国资料展览能让我感触许多之外,馆外停放的现代舰艇同样让我心中感到无比的国家自豪感。看到眼前先进的现代舰艇,我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国家如今军事实力的强大,为自己国家的快速发展感到无比的自豪。的确,以前凭借一支支小米加步枪,配上我们中国人特有的顽强等优秀品质,我们同样能一雪耻辱,取得空前的大胜利。现在,我们依旧秉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优秀品质,加上如今强劲的军事配备,那么我们中华民族还有什么会惧怕的呢?我更加地坚信,凭借着优良的军事配备,我们中国这个东方大国一定会一直繁华下去,成为世界上的强国。

虽然,目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本科大学生,但我定会督促自己向无数的优秀革命先驱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我相信,这次短暂的黄埔军校之旅所收获那些感动,它们会让我受益一生,鞭策着我一直向前去完善自我。

【黄埔军校观后感】相关推荐
解密观后感

如果您对“解密观后感”感兴趣那么这篇文章一定很有价值。大家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观后感呢?我们会观赏很多经典的电影或者电视剧,观看作品之后内心有很多感慨想吐露出来。写观后感的过程也是重新理解作品的过程,写好观后感应该将影片情节和自己的观点成功结合起来,请将这篇文章标注为您的重要收藏!...

寒战观后感

看完寒战2后感觉这部电影真是很隐晦、很高明,我都不知道广电总局怎么会同意这样的影片上映!当然我认为这部影片是很优秀的,只是突然有感,广电总局怎么开了窍了?首先,影片中有一条明线一条暗线。影片的明线就是刘文辉和各种恶势力的斗争,以及其表象及目的,在于捍卫香港价值,捍卫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