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句子 > 作文 > 导航 > 最新印度电影观后感

印度电影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5-14

最新印度电影观后感。

句怡美编辑为大家准备了这篇有关“印度电影观后感”的文章。写好一篇作品名观后感有什么技巧呢?多多观影学习到的知识不亚于多多读书,伴随着观看的过程积累了更多的心得与感悟。为了更好地对作品进行理解,可以将感触写成观后感,一篇优秀的观后感是可以感动人心,打动读者的,好东西要共享把这个信息推荐给你的朋友吧!

印度电影观后感 篇1

不拼“小升初”

印度教育体系采用小学-中学高中,且很多学校属“12年一贯制”。小学和中学自然衔接,没有“小升初”或“中考”,决定升学与否只是门槛较低的期末考试。

学者中学的老师乌米什·沙阿介绍,“只要不是三门主课考试不及格,就可以顺利升入中学”。主课有数学、英语文学、英语语法、科学和社会研究等。在孟买,所谓及格是百分制试卷过40分。

印度“高考”是教育竞争最激烈的阶段,每年都有大约1000万人参加。印度著名高校,如印度理工学院和尼赫鲁大学,录取率相当低,只为成绩绝对优异的学生准备,绝大部分学生不会把它们当成志愿。

大部分高考生的目标相当现实:考一所普通高校,学点专业技能,毕业后参加工作。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穆丝坎告诉记者:“我想考一家医学院,毕业出来后从事医务工作。在印度,医生的社会地位很高。”

男生马南就读“普通”私校学者中学。他的母亲说:“印度高考竞争太激烈。我们家马南喜欢板球,想成为板球运动员。我们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她对孩子的未来不显得特别焦虑。

印度家长们真这么“知足”?

“学校即阶层”

影片中文译名为《起跑线》,英文名为《Hindi Medium》,直译是“印度中产”,关注的是印度中产阶级难以逾越现状、既无法挤进“上流”、也不愿融入“下层”的尴尬。

对印度观众而言,这部电影戳中的“痛处”是社会阶层固化现实。印度由于特殊的历史和文化,阶层固化问题一直存在,而现有“公私分立”教育制度不仅无力消解阶层固化,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强化这一现实。

影片中主人公夫妇为孩子费心“择校”,不惜“扮土豪”到“装穷”,片中“母亲”一句台词显露这种“焦虑”的背后动机:“学校就是阶级”。

在孟买的公立学校,老师授课用印地语,英语只是一门课;而在私立学校,一律采用纯英文教学和英文教材。这一差别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求学的路能走多远。在印度,想借子女教育实现阶层跨越十分困难,就像影片所展示的那样,主人公夫妇“扮土豪”或“装穷”都行不通,即使穷人家孩子借助“贫困生名额”进私立名校,也会因消费水平等种种隔阂无法融入所谓“上流”圈子。

既然“焦虑”改变不了现实,不少印度家长无奈之余,似乎“乐天安命”。

中国哲学家庄子所说“得意忘言”,意思明了,不必明说。电影语言亦如此。这部印度《起跑线》中不仅显现“虎妈猫爸”的教育理念冲突和看似“大团圆”的结局,也揭示靠教育“起跑线”难以改变贫富分化“终点”的社会现实。

印度电影观后感 篇2

《三个傻瓜》这部电影讲述了兰彻,法涵,莱具三个“傻瓜”的大学生活,三个傻子观后感。快乐与悲伤,幽默与沉重的导演在影片中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做我们想做的事,还是做别人想我们做的事?

借助这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导演强烈地抨击了摧残人性的应试教育制度,揭示了填鸭式教育下抹杀人性,让无数学生沦落为只知道竞争,只会赚钱的丧失了快乐与自主思考能力的工具的罪恶事实!

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是别人要我们做的事?初看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觉得很简单,但未必做得到。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在这个充满竞争、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感受都是微不足道的,换句话说,我们被太多的东西牵制着,金钱,工作,亲情,友情……我们越来越难做出符合自己主观感受的决定!

正如电影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所说:我们有自由的空气,为什么我们不能自由呼吸?拿电影里“病毒”的二女儿做例子吧,她从小就做着父亲希望她做的事情,按着父亲的意愿长大——好好读书,做个医生,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久而久之,她甚至麻木到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更重要的是,她不是个案。无论在印度还是在中国,像她这样的人随处可见!朝着长辈们为我们规划好的生命轨迹前进,我们甚至不知道怎样寻找自己的方向!

“他的人和名字一样不同寻常”

“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

“一切顺利,一切顺利……”

“盐水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初二物理知识,我们都学过,只有他会应用,观后感《三个傻子观后感。》。”

“噪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诞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

“这支笔是卓越的标志,等你遇见和你一样卓越的学生,请再传给他,32年,我一直在等那个学生出现……”

还有对mechani**那段定义,经典啊~~

“嘿,兄弟们……一切顺利”

“你们都陷入比赛中,就算你是第一,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这里是大学,不是高压锅……”

“电影中的场景现在发生在我们身上”

“为什么要把缺点公之于重呢?例如,如果你缺铁,医生会给你开补贴药,但不会在电视上告诉你缺铁。”

“但他总说,有两个傻瓜会来找我的”

“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喜欢机械,工程是我的兴趣。你知道你的兴趣吗?这是您对工程理论的兴趣崇拜,与摄影行业联姻,充分发挥您的才华。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父亲强迫他成为拳击手。阿里的父亲不得不请他唱歌。后果有多可怕?

”“因为你是懦夫,害怕未来,看看这个,戒指比手指头还多。为了考试,为了姐姐的嫁妆,为了工作,如果你那么害怕明天,你怎么能活在今天?又怎么能专注于学业?两个怪兄弟,一个害怕,一个虚伪……”

“1000克秋葵,500克免费奶油就能叫醒他,为什么牺牲我?”

“笨蛋……别撒谎了”

“入学那天,你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用铅笔?如果笔尖断了,失重的话它就会漂浮在空中,进入眼睛,鼻子,仪器。你错了,你不可能一直都对,你明白吗?

这是一个重要的发明,你知道吗?我的院长说,等你遇见和你一样卓越的学生……去,学习去,考完试就滚……”

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同学们,加油吧,高考离我们不远。

印度电影观后感 篇3

《幻影车神:魔盗激情》讲述的是一个马戏团团长为父报仇,多次盗取银行,最终导致其破产的故事。阿米尔汗饰演的就是这位幻影车神,他身怀魔术、马戏等多项绝技,同时车技了得,任凭芝加哥警方出动直升机、快艇等对其进行海陆空立体追逐,也都能如幻影一般金蝉脱壳。看了这部电影,我有两个想说的观点:

一是关于印度歌舞:这部印度电影里的传统歌舞桥段是安排得相对比较合理的,它出现在一场魔术秀上,是情节和表演的需要,不似其他印度电影,非要在其中某个地方生硬的加入一段歌舞表演。即使是这样,我也觉得这种固定的传统表现模式是否真的有必要在每一部影视作品中都加以展现?应该是各持所见,特别是印度人与其他国家人们的意见不一。

印度的传统文化,我不了解、不熟悉,但是他们做出来的影视作品,终究是要拿出来给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观赏,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也很正常。虽说做不做是他的事情,喜不喜欢是自己的事情,但,如果能两者兼顾,不是更好好吗?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目的,不就是兼收并蓄,相得益彰吗?太过自我的东西,可能吸引一时的眼球,难以激发大众持续的心灵共鸣。

二是关于复仇:仇恨与爱都很有力量,不善加利用,就会失控,害人又害已。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化不开的仇。仇恨要分类,是深仇大恨(比如弑父之仇,亡国之恨),还是情场失意或职场纷争之小摩擦?什么该要命,什么该反击,什么该放手,什么该放下?权衡清楚了再出手。法制社会不支持快意恩仇,想复仇,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然无恙,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合法手段和方法,特别应借助法律和智慧的力量,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如果,因为复仇把自己都搭进去了,只能算是仇上加仇,没有实质性意义。

印度电影观后感 篇4

《起跑线》讲述的是一对父母拉吉和米塔为了不让女儿皮雅输在起跑线上,费尽心机、不择手段要把她送进名校的故事,而这所谓的名校,仅仅是一所幼儿园而已。电影的剧情可谓一波三折,一家人先扮富、再装穷,在装穷的事实被贫民窟的邻居识破后,一家人又良心发现了。

《起跑线》的题材非常大胆,批判了印度的阶层固化与教育制度的问题。印度人在这部电影里被分为三个等级:上层阶级、中层阶级、下层阶级。上等人的孩子将来也是上等人。正如富太太所说:“我们送他们到德里的顶尖学校,那样他们长大后就能有所作为,构建他们的未来”。中等人的孩子将来也是中等人。正如培训顾问所说:“如果皮雅进不了顶尖的幼儿园,那她就进不了我国任何一家好大学,如果她的履历表上填的不是好大学,那她就不可能进跨国公司上班”。下等人的孩子将来也是下等人。正如邻居所说:“如何在贫困中生存是门艺术,我会教你的,因为我经验丰富。我爸爸很穷,我爷爷很穷,我太爷爷很穷,反正就是我祖先都很穷,我来自贫困家族。”

剧中,米塔铁了心要把女儿送进排名前五的幼儿园,因为她觉得“不能让女儿接受我们接受的教育”理由是“公立学校学不到东西”,说明人们已经形成了固化的思维。但是后来他们又发现自己与上层阶级格格不入,说英语的富家子弟根本不和说印度语的皮雅玩耍。因为,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阶级的象征。好学校尽可能地只收上层阶级,不去好学校读书就很难成上层阶级,不成为上层阶级又很难被好学校录取,这完全就是一个怪圈。

为了进入好的幼儿园,皮雅每天要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连睡觉的时间都被剥夺,这难道不是我们身边孩子的现状吗?为了好学校,家长们一掷千金挤破头地购买学区房;周末的舞蹈班、奥数班哪个不是人满为患。用鸡汤大号的流行话语套路,这是一个贩卖中产阶级焦虑的电影。这样的故事让人亲切,它会发生在北上广深,也会发生在你回不去的老家。把最好的都给孩子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当不懂茫然的时候,出现各种不同声音的时候,就需要理智的去判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因为急于求成,而采取了各种非常规手段,最终就会导致一步错步步错,一个谎言需要无数谎言来补漏的结局。

最贵的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找准自己的定位,选择最适合的才是最正确的。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材施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印度电影观后感 篇5

“圣洁”背后隐藏的悲惨命运

《水》是梅赫塔要素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影片,影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印度寡妇的悲惨命运。这部电影以20世纪30年代的印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8岁的女孩曲亚刚刚成为寡妇的故事。上天仿佛跟她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由她一开始糊里糊涂地成为了别人的妻子到她后来糊里糊涂地变成了令人憎恨的寡妇,一切都来得那么地突然。

然而,她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但她必须承受普通人无法承受的痛苦。

根据印度教的传统,寡妇都是不祥之人,是“克星”,是祸害,是让丈夫死去的罪人。因此,丈夫死去后,寡妇只有三种选择。一是殉葬,即和丈夫的遗体一起焚烧;二是嫁给丈夫的兄弟;三是进寡妇院,终生不得再嫁,一辈子过着清苦而无望的生活,总被旁人认为是不祥之人而被憎恶。

影片《水》中的小女孩曲亚就是被父亲骗去了“寡妇之家”,被迫剔去了头发,这就是她不幸命运的开端。在“寡妇之家”,在那个只有寡妇的地方,年纪轻轻的曲亚必须对她过去犯下的罪过进行虔诚的忏悔,因为所有的寡妇都被认定为是克死丈夫的罪人,即便是毫不知情的孩子,也逃不过这无理、无情的罪名。“寡妇之家”住着许多年轻和年老的寡妇,她们中有的人早已接受了这样的命运,并且认为这是应该的,毫无疑问的,“妻子是丈夫的一部分,当她的丈夫死了,妻子也就死了一半了”,思想顽固的寡妇坚信着,仿佛圣书即真理;还有一些寡妇并没有屈服于她们所面临的厄运,依然对未来怀有美好憧憬,美丽的寡妇卡利亚尼就是她们中典型的代表人物。

影片《水》的开头就向观众呈现了8岁的小女孩曲亚成为寡妇。说真的,我当时感到异常惊讶。虽然我听说印度女人结婚早,但这超出了我的预料。

经过认真仔细地了解后,我才知道原来“童婚”是印度的习俗。资料显示,正统的印度教徒认为婚姻是一种圣礼,是每个人都必须履行的人生责任。印度教徒认为女人在结婚前必须保持贞操。任何谣言或丑闻都可能使她成为一个不能结婚的女孩。

为了防止女孩在熟悉人情之后发生婚前性行为,童婚自古以来就在印度教徒中流行。根据印度的婚姻习俗,24岁的新郎应该娶8岁的女孩,30岁的男人应该娶12岁的女孩。从1929年起,印度政府虽然通过了禁止童婚法,但因为它与印度教徒早婚的传统习俗相违背,至今仍有不少人阳奉阴违。

但这些幼小的女孩结婚后仍跟父母回到娘家,到了十一二岁才去夫家,如果这段时间丈夫死了,她就是一个标准的寡妇,也许她还不曾见过自己的丈夫,但寡妇的命运却从此开始了。影片中的卡利亚尼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她9岁就成了寡妇,甚至从未见过自己的丈夫,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寡妇。

影片《水》中的小女孩曲亚是一个不轻易对命运屈服的正面人物。自从她来到“寡妇之家”,便把“寡妇之家”弄得鸡犬不宁。与大多数寡妇不同,她不接受所谓的命运安排,而是大胆挑战所谓的传统。

在“寡妇之家”,她结识了善良美丽的卡利亚尼,生活多了不少乐趣。卡利亚尼也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她对未来仍有憧憬。她不愿意像其他寡妇一样剃头,敢于打破传统,这无疑是对束缚缚女的封建传统的挑战。然而,她的个人力量很弱,即使她的心有无数不屈服,她仍然被现实打败。

美丽动人的她,被寡妇家的迪迪逼到富家卖淫,以维持寡妇家的生计。看到这里,我不禁愤慨:所谓的“圣洁”,却是如此之龌龊!

这种龌龊之事完全玷污了女子圣洁的灵魂。口口声声说寡妇必须保守贞节,终生不可再嫁,私底下却逼迫稍有姿色的寡妇去做那样淫秽的事情,岂不是自打嘴巴?可是回过神一想,发生这样的事并不完全是寡妇院内部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制度机制体制的问题。

“寡妇之家”平日的生活来源,除了寡妇沿街乞讨来的钱,就是做帮工赚的那点微薄的工资。对于多数寡妇而言,找一份工作几乎比登天还难。传统上,她们被当成女巫,遭众人唾弃。

但也有一些商人会剥削她们的劳动力。她们将在黑暗的巷子里开一家简单的小工厂,给寡妇们超低的工资。因此,如此少的收入是不可能维持寡妇院的生计的。于是,在寡妇院里面稍有姿色的寡妇就会被迫送去有钱人家里,美其名曰服侍客人,实质上就跟卖淫毫无区别。

美丽动人的卡利亚尼就是影片中典型的受害者。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年轻、富有、进步的年轻人那洛扬,从中她看到了他们之间的爱情火花,他们很快就坠入了爱河。受甘地思想的影响,那洛扬不顾家人的反对,决定嫁给遗孀卡利亚尼。

卡利亚尼还决定突破寡妇家迪迪的干扰,嫁给年轻人那洛扬。那洛衍兴高采烈地带卡利亚尼回去见他的家人,当船快到岸的时候,卡利亚尼突然意识到那洛衍的父亲就是她以前服侍过的客人。这是何等的晴天霹雳啊,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卡利亚尼只能选择放弃与那洛衍的爱情,于是命船掉头。

无法回到寡妇家,也无法与亲人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卡利亚尼不得不选择死亡。就在神圣的恒河旁,这位美丽的女人淹死在河里。带着一丝无助,一丝绝望,一丝怨恨,一丝痛苦,她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或许,对她来说,那是一种解脱。

她彻底离开了这个绝望的国家,来到了与上帝共存的圣地。

卡利亚尼死后,“寡妇之家”断了财源。于是,恶毒的迪迪把魔爪伸向了年仅8岁的曲亚。她们以带曲亚回家为名欺骗了她,可怜的纯洁的孩子就这样被无情地糟蹋蹂躏了,重蹈卡利亚尼的覆辙。

看到这里,我的心仿佛被揪了一下,很不是滋味。封建制度下的印度,对女人无情也罢,对寡妇无情也罢,为何连一个几岁的孩子都不放过?天理何在?

真理何在?所谓的圣书,即真理,似乎也只是一个娄子,只是一个假壳。而在这个虚假的外壳背后,是一些肮脏、邪恶、肮脏和残酷的现实。

莎肯塔拉是影片中另一个人物。她是一个具有思想觉悟,自身却无能为力的善良的寡妇。当她知道小小的曲亚被皮条客出卖,被糟蹋被蹂躏之后,她抱着昏迷不醒的曲亚,追上那洛衍乘坐的火车,让那洛衍把曲亚交给甘地。

看着火车载着曲亚和那洛衍远去,莎肯塔拉思绪万千。或许,对莎肯塔拉来说,她早已接受成为寡妇所面临的悲惨命运。但她却不忍心看一个8岁的孩子,懵懵懂懂本应拥有快乐童年的孩子去承受这样无情的苦痛。

于是,她恳求甘地把曲亚带走,把这个可怜的孩子带出噩梦,把这个可怜的孩子带出绝境。曲亚被解救了,而莎肯塔拉却注定留在那个冰冷的“寡妇之家”,虽名为“家”,却没有一丁点家的温暖,有的只是无尽的嘲讽与排挤,备受众人的唾弃。何其悲惨,何其忧伤!

看完影片《水》,我想得最多的就是,那些被封建传统制度压制的女人们的悲惨命运。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下,男尊女卑的封建正统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中国封建社会是以男权为核心的等级制社会,封建制度下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决定了男女两性之间特殊道德关系的形成,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其存在价值只有在服从并保障男权永远至高无上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实现。

在古代中国,男子三妻四妾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而女人却不可以同时拥有两个或以上的丈夫。如果已婚的女子与别的男人有染,就会被视为不守妇道,受众人唾弃。

男人即便风流成性,也不会被唾骂。一句“自古才子皆风流”,似乎也毫无贬义。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待遇自古已埋下罪孽的种子。

古时帝皇驾崩,多少妃嫔殉葬,惨不忍睹。三纲五常中的“夫为妻纲”也是女子地位低下的一种体现。寡妇是一个现实问题,古代的中国寡妇也有很多禁忌,贞节坊就是一道美丽的光环,禁锢着人们自由的思想。

生为女人难做人,生为寡妇更难做人,一旦过门,她就是夫家的一种财产,她必须当牛做马,伺候公爹公婆,夫死后还可以任凭夫家买卖。可是,在印度,受传统宗教的影响,寡妇的遭遇更加悲惨。那是怎样一种无法想象的境遇,那是怎样一种让人绝望的境况?

身为现代的一位女性,我深感自身幸运的同时,也为她们悲惨无道的遭遇表示深深的同情。此时此刻,我忍受不了心中的愤懑:为什么要让女人们受这种罪?

同样是人,同样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样有能力创造财富。为何女性就要受到歧视、压迫与折磨?不是出生在封建制度下的我,无法切身感受她们所受的痛苦,但依然为她们打抱不平。

从而,我也深刻体会到,这样腐朽、愚昧的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灭亡是历史之必然!

腐朽、愚昧的封建制度也深刻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印度社会,由于宗教信仰、族权统治的原因,男女极不平等。身为人妻者,只是丈夫的财产而已,一旦丈夫死去成了寡妇,她们就被当成女巫,遭到众人的唾弃。

因而悲苦祷告以求超生,便成了印度寡妇痛苦灵魂的惟一宣泄渠道。“神啊,请让我快快死去吧!”这是每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寡妇——悲惨的女性避免不了的悲惨的命运。

对于我而言,我实在无法理解她们所受毒害之深。我不明白为何她们的信仰为她们带来厄运还苦苦坚信不思觉悟?

寡妇被视为祸害、不祥之人,不得身着华丽的衣衫,只能穿白色的衣服。她们清贫地度过一生,并每天祈祷自己快快死去,以告慰丈夫在天之灵。这个在我们眼中看似荒谬的祷告,却真实地存在在封建制度下的印度,真实地发生在一群悲惨的寡妇身上。

即使是在2001年,印度有3000万的寡妇仍然过着被人歧视的生活,寡妇再婚仍然有很大的阻力。这种悲惨,在旧中国,在封建王朝也是平常的事情。可是21世纪的今天,世界上,仍就有那么多女人受着折磨,受着迫害!

她们是女人,一群美丽的女人,却这样在印度这个封建残余严重的社会里苦苦煎熬着!所谓的“圣洁”,所谓的宗教教规,所谓宗教的理义,不过是贵族们为自己的私心所设定的堂而皇之的借口,而其中全不顾会有多少牺牲和苦痛。印度的陋习把寡妇赶出家,表面是宗教的理由,其实只是为了省下一个人的衣食,全是出于对物质利益的考虑。

影片《水》中除了反映封建制度下寡妇的悲惨命运,还有一大亮点就是甘地的思想在传播。“之前我以为神就是真理,现在我才明白,其实真理才是神。”寡妇们从卡利亚尼的死开始觉悟,重新思考自己的命运。

这其实也是受甘地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甘地是印度的国父,也是印度最杰出的政治领袖,他“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张,不仅带领印度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也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甘地思想的核心就是宽容、仁慈、和平和非暴力。

在甘地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先进分子首先觉悟,打破宗教传统,认为女性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即倡导男女平等的思想主张。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因为在封建等级森严的印度,女性一直受歧视、受折磨,无论多么美丽动人的女人,也被认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

甘地一生为民族独立、世界和平而奋斗,他的和平非暴力、社会平等的思想在现在仍然具有普遍意义。在他的思想洪流中,男女平等极具进步意义。受着痛苦煎熬的印度女人,尤其是寡妇,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们渴望甘地解救她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随着甘地思想的传播,不少人的思想有了觉悟。例如影片《水》中的年轻富有的小伙子那洛衍就有着先进的思想觉悟,他不歧视女性,不歧视寡妇,并认可甘地思想中的男女处于社会的平等地位。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要与寡妇卡利亚尼结婚。

这在当时,着实是极为少见的。当那洛衍的母亲听到自己的儿子要娶一个寡妇入家门,立马又哭又闹,这无疑具有讽刺意味。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印度,就连普通女性都歧视寡妇,连女性都歧视女性,这是怎样一种悲哀?

都是女人,只是寡妇失去了丈夫,就要受到这样无情的歧视、折磨,实在太不公平。

看到这里,我又不由得思索起来:印度的女人地位普通低下,为何那洛衍的母亲似乎并不悲惨?经了解,我发现,原来在印度男女极不平等的情况下,女性之中也有等级区别。

一般来说,出身在富贵人家的女人地位会比平民中的女人高得多。不过,尽管那些富贵人家的女人相对幸运,但也只是相对而已。因为她们在男性眼中依然没有地位可言,她们也只是服侍男性的工具而已,出嫁后也是男性家族财产的一部分。

在印度社会,女性的命运已经很悲惨。然而,在我看来,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她们自身没有觉悟,即便生活痛苦,也把它看成命运安排,神的施舍,更有甚者,无时无刻不怀着一颗赎罪的心向神灵祷告,祈祷自己快快死去。这样愚昧无知的女人们啊,是这么的可怜,是这么的无助、彷徨、苦痛,不知曾几何时,她们有没有在心中呐喊,在心底深处萌生反抗的意念?

回想自身,我是一个多么自由的女孩,没有压迫,没有歧视,没有教条禁锢,我有着她们到死都渴望不来的自由,与之相比,我在成长中遇到的那些小小的挫折又算什么呢?我生活在这个自由的国度,本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却曾信誓旦旦地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或许,这些属于女人们的自由着实理所当然,但她们没有!

生活在封建制度下的女人们没有啊!所以,我在怜悯她们悲惨遭遇的同时,更应该感谢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如今的我,作为一个女性,我可以拥有梦想,我可以创造奇迹,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我不用受压迫,不用受歧视,不用被唾弃,不用被当成男性的附属品或财产的一部分!

这一切一切看似简单平凡的愿望,在当时的女人们心中却是奢侈的、遥不可及的梦!曾经的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下的中国,跟印度一样,女性们没有地位,受歧视压迫,男女的社会地位极不平等。然而,反封建的历史洪潮势不可挡,随着西方先进思想不断传入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奋起反抗,高举反对封建主义的旗帜。

当然,传统思想有其精华有其糟粕。在这里尚且不论传统思想中的精华,我们深刻反思一下封建传统思想中毒性甚强的糟粕。鲁迅更是把封建礼教制度视为“吃人”的文化。

传统的封建制度束缚了人的思想,使人变得愚昧无知,女性更是受到无情的压迫。如今的中国,早已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是自由、民主、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无压迫、无歧视,追求自由、和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印度电影观后感 篇6

这是一部精彩的电影,缺憾很少,没有什么无聊的镜头,很喜欢。不过还是有点过于异域,所以4星。

我觉得片中的父亲最开始并不是为了女权斗争这样大的目标而开始训练。他只是一个觉得女儿和男儿一样好、一样有无限可能性的爸爸,最开始他非常想要儿子,只是因为一直以来默认只有儿子能继承他的梦想。但是一旦发现女儿身上的潜力,他没有因为性别而否定他们的可能性,甚至为了他坚信的平等而对抗其他人的讥笑和打压,这一切自然而然,并没有教条理论。

这个爸爸没有给女儿选择,但他约定好一年的时间,遭遇女儿反抗的时候也没有暴力,所以他并不是暴君那种。剧中女儿哭着打电话给他的时候,他立刻泪在眼中;祈求女儿们重回国家队的时候,也是非常卑微伤感,能感受到他作为爸爸的爱。

当然,作为电影而言,这部电影为女性权利发声,让我很佩服阿米尔汗的社会责任心。

作为电影,旁白的表哥也是给电影增加了很多愉悦和连贯。

最后的片尾曲,虽然听不懂歌词,还是觉得好热血和激动人心啊。在印度这样的国家,真是太需要这样积极的歌曲了,难怪印度片总是少不了歌或者舞。

开头的小村子的场景,其实看起来还蛮有亲切感的,那些生男孩偏方虽然细节不同,但至今在我们国家也有流传吧。

 

【最新印度电影观后感】相关推荐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

今天句怡美的编辑推荐给大家这篇关于“焦裕禄电影观后感”的优质文章,本文对您有益请收藏留作备用。为了消磨时间,我们经常会看一些影视剧,在观看的时候就会产生许多的见解。观后感有助于我们思考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写观后感作文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

1919电影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观后感是寻找和发掘内在美的途径,写观后感有“感”无“观”,就如同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观后感最重要的核心是哪里呢?讨论与“1919电影观后感”有关的议题是本文的主要内容,请您向下拉以获取更多信息!...